From Wigmore Hall, London. Presented by Fiona Talkington.

Jean-Efflam Bavouzet (piano)

Haydn: Piano Sonata No 24 in D, H XVI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st broadcast 10 Mar 2009, 13:00 on BBC Radio 3.

Jonathan Swain presents a concert given at Birmingham Town Hall as part of a series featuring peformances of Beethoven violin sonatas.

Jennifer Pike (violin)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www.ticket.com.tw/dm.asp?P1=0000009416

這次的活動包含台北(4/22)跟新竹(4/19)的演出場次
還有台北的三場大師班(4/18、4/20、4/23)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都是妳,Sophie
讓我辦了這個投票!

◆投票結果:(共有 6 人投票,每人最多可投 4 票)
選 項 總票數 得票率 得票分布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要不要去聽拉貝克、Kissin、李雲迪、普雷特聶夫
要不要看睡美人

Q_________________Q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很喜歡玩成分分析
雖然總是非常的無離頭

這到底是怎麼分析出來的阿(嘆氣)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at London's Queen Elizabeth Hall, with pianist Stephen Kovacevich performing Beethoven's Diabelli Variations. It was the piece that made Kovacevich'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s he burst onto the scene in 1969.

The programme also features Bach's Partita No 4 and Schumann's kaleidoscopic Kinderszenen, with movements including Blind Man's Bluff, Knight of the Hobbyhorse through to his famous Dreaming.

Stephen Kovacevich (piano)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Wigmore Hall, London.
By pianist and Radio 3 New Generation Artist Shai Wosner.

Debussy: Danseuses de Delphes; Le vent dans la plaine; La serenade interrompue; Les collines d'Anacapri; Des pas sur la neige; Ce qu'a vu le vent d'Ouest;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La danse de Puck; Minstrels (Preludes, Book 1)
Schumann: Carnaval, Op 9.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圖有真相之Radu Lupu的簽名
載體(?!)是Peters Edition的Schubert Sonata Book 2

IMG_0208.jpg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嗚~~~~又到了收集投票的時間了
本投票不記名

請以對我的印象
回答以下的問題,一個人可以有四票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Neuhaus撤櫃了......(晴天霹靂)

那現在台北的國際大廠巧克力還剩下誰?
Godiva、Valrhona、Slitti(這家包餡很糟)、Laderach(比前者好一點但還是不愛)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股作氣,我翻完了歐耶)
(明明就沒有很多不知道在樂什麼 XD)

5. 我告訴妳一個秘密,雖然告訴妳就好像告訴很多人一個秘密,我詮釋的方式,基本上是決定整個作品和聲與對位的方向,我是 Schenker分析法非常忠實的學生,非常沈浸於Schenker分析法。幸運的,Schenker有一張熱情奏鳴曲的圖表,我完整的研究這張圖。但是,當我越來越深入的時候,對我來說,這是個非常不尋常的作品,由三個八度開始,對古典時期作曲家而言,建立了一個非常不尋常的主題。我不得不聯想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鬼魂,開頭的妖精,人們好奇它是什麼,不停的要求它講話講話,然後鬼魂講話了,鬼魂渴求的是什麼呢?為謀殺復仇,它的渴望開啟了整個戲劇,這個謀殺落下而轉動,而在最後一個樂章,它得到了想要的收穫。這是浪漫時期的手法,透過意外與其他的東西去說明命運,構成了戲劇的各個層面。對我而言,這個奏鳴曲相當的符合這個想法,鬼魂的外型。而這些和聲,一個Phrygian到五和弦,他們支配了這個樂曲的其他部分,對我而言這個訊息從一開始真確的控制命運,引導了整個作品。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ear Fiona,
沒想到我真的有空來翻這東西,這是前半段,後半段喔,唉壓,等我下次有空的時候
(還有我不會因為翻譯而崩潰的時候)

對了,妳說要寫這句是吧

如夢裡的年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